至於麻將在歐洲的發展,不得不提及“橋頭堡”荷蘭,這個擁有1600萬人口的國家,至今還保持著原先的大部分規則。20世紀20年代,荷蘭曾經成立過一個“荷蘭麻將團體”的組織,不過由於對遊戲規則的困惑不解,不久他就解散了。“荷蘭麻將團體”沒落以後,荷蘭人只會在家中與親戚朋友或是小俱樂部中玩這項麻將遊戲,而不會與其他的團體聯繫比賽。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,一家名為“第一荷蘭麻將社會”的俱樂部為他們早期的比賽制定了一系列的麻將規則,而這些規則基本上是以J.P. Babcock傳到西方的規則為基礎的。這項荷蘭當時唯一的麻將比賽被稱為荷蘭冠軍杯。
  麻將是中國人的發明,俗語說:“十億人民九億麻,還有一億在觀察”。不過,麻將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全世界,這其中有華人的傳播,更重要的卻是麻將本身的魅力所致。
  中國人玩橋牌或是斯諾克,贏了之後說的是“我贏了”;英國人玩麻將,贏了之後說的是“I hu-ed(我和了)”——與那些舶來的遊戲相比,中國麻將的海外之路可謂原裝出口,原汁原味。不但“I hu-ed”,就連“吃”、“碰”這樣的習語,也原版出現在西方人的麻將桌上,它們簡短有力,不需解釋,在風行中與20世紀歐美文化實現了無縫對接。
  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,不少旅居中國的西方人,入境隨俗跟著中國人學打麻將。20年代,一個叫巴布考克(Joseph Park Babcock)的美國商人,開始實現向美國系統介紹中國麻將的計畫。他的步驟嚴密而有序麻將遊戲,從麻將牌到麻將規則,乃至麻將的英文音譯“Mah-Jongg”都由他帶給了美國。他為歐美人寫的簡單化的麻將教程《麻將規則》被人親昵的稱為“小紅書”,幾乎稱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。席捲美國的麻將風潮並不讓人覺得奇怪,作家菲茨傑拉德這樣詮釋著當時的美國:“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放縱和絢麗的時代,這是最值得書寫的時代。”在20年代那個爵士年代中,有著異國情調、私密性、戰略性和隆重感的中國麻將,也在此時書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li9911 的頭像
    mli9911

    mli9911的部落格

    mli9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